13888147524
15288489748

2022年云南省茶艺师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培训报名:泡茶用水的注意事项

[日期:2022-06-11]   来源:云南技能考试网  作者:云南技能考试网   阅读:623次

《茶艺师》云南省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报名流程

茶艺师是茶叶行业中具有茶叶专业知识和茶艺表演,服务,管理技能等综合素质的专职技术人员。

1.鉴别茶叶品质;

2.根据茶叶品质,选择相适的水质、水量、水温和冲泡器具,选配茶点;

3.根据茶艺要求,选配音乐、服装,插花、熏香等;

4.展示、解说茶水冲泡流程和技巧;

5.介绍名茶、名泉及饮茶知识、茶叶保管方法等。

更多技能培训与证书报考请咨询18206863120(微信同号)

茶艺师是指在茶艺馆里、茶室、宾馆等场所专职从事茶饮艺术服务的人员。茶艺师属于新兴的职业,尚未被社会充分认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重视健康与保健;作为绿色饮品的茶和修身养性的茶文化将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同时,大众对于文化消费要求也会随之加剧与提升,社会对茶艺表演的认知度和需求量也将逐年增加。茶艺师的地位和需求量也将得到大幅度提高。可以说茶艺师是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职业。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6年出台《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凡是从事相关职业的人员都需参加茶艺师资格考试与鉴定,取得相应资格后方可上岗。因而茶艺师职业资格证书逐步成为就业通行证,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应试人数也因此而日益攀升。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茶艺师资格考试报名条件

(一)茶艺师 国家资格五级: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二)茶艺师 国家资格四级:1、取得本职业初级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初级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三)高级茶艺师 国家资格三级:1、取得本职业中级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证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四)技师茶艺师 国家资格二级:1、取得本职业高级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3、高级技工学校本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3年。

(五)高级技师茶艺师 国家资格一级:1、取得本职业技师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更多技能培训与证书报考请咨询18206863120(微信同号)


泡茶用水


泡茶离不开水,水之于茶,有"水为茶之母"乙说。唐代陆羽著《茶经》,就明确提出水质与茶汤优劣的密切关系,认为"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历代茶人也十分讲究泡茶选水,专门论述泡茶用水的专著就有∶唐张又新《煎茶水记》、宋欧阳修《大明水记》、宋叶清臣《述煮茶泉品》、明徐献忠《水品》、明田艺衡《煮泉水品》、清汤蠹仙《泉谱》等。在这些论水专著中,古人论述了包括选水、试水、洗水、养水、储水等多方面的内容。

1.洗水

洗水指用各种方法处理汲来准备煮茶的水,使乙达到洁净、甘河。有"石洗法",即用细砂过滤。有"炭选法",即"用大爸收黄梅雨水、雪水,下置十数枚鹅卵石。将三四寸左右栗炭烧红投入水中,不生跳虫"(明高濂《遵生八笺》)。乾隆皇帝创"水洗法",即"其法以大器储水,刻以分寸,而入他水搅之。搅定,则污浊皆储于下,而上面之水清澈系。盖他水质重,则下沉,玉泉体轻,故上浮,挹而盛之,不差锱铢"(清陈其穴《庸贤斋笔记》卷九)。

2.养水

养水是在储存泡茶用水时,尽量保持其天然特声,即所谓的"水之灵性"。

故容器、环境、取用等多方面都有讲究。明张源《茶录》中谈及储水,认为关键在于让水吸收天地之灵气,"饮茶唯贵乎茶鲜水灵。茶失其鲜,水失其灵,则与沟渠水何异"。

古人泡茶选水,十分注重水源,强调用活水,认为天落水与泉水是煮茶首选。即使在今天,我们认为用泉水烹茶最好,这是因为泉水大多出自岩石重叠的山峦,山上植被繁茂,从山岩断层涓涓细流汇集而成的泉水,不但富含二氧化碳和各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而且经过砂石过滤,水质清澈晶莹,含氯化物极少。因此,用这种泉水沏茶,总能使茶叶的色、香、味、形得到最大的发挥。古人为了品饮名茶,不辞辛劳,走遍祖国千山万水寻访"甘泉活水",并以此为乐。我国泉水资源极为丰富,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百余处之多。镇江中冷泉、无锡惠山泉、苏州观音泉、杭州虎跑泉和济南趵突泉,号称中国五大名泉。但也并不是所有的泉水都可用来沏茶,如硫黄矿泉水等是不能沏茶的。另一方面,泉水也不可能随处可得,因此,对大多数茶客来说,只能视条件和可能来选择适宜泡茶之水。

天落水,包括雨、雪、露、霜,被认为是灵水。尤其是雪水,文人逸士们敲冰扫雪用以煮茶,成为千古佳话。至于雨水,因天时不同,情况有别,一般认为,秋雨因天高气爽、空中灰尘少,因此水味"清冽",是雨水中的上品;梅雨因天气沉闷,阴雨连绵,会使水味逊色;夏天雷雨较多,时有飞沙走石,会使水质不净,水味"走样"。但无论是雪水还是雨水,只要不是在工业区等空气被污染的情况下,与江、湖、河水相比,它总是洁净的,不失为沏茶的上等水品。

江、湖、河水属于地面水,通常含杂质较多,混浊度较高,用来沏茶难以取得好的效果。但在远离人烟的地方,污染物少,江、湖、河水仍不失为沏茶好水。陆羽在《茶经》中说的"其江水,取去人远者",就是这个意思。唐代白居易在诗中说∶"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认为用渭河水煎茶就很好。李群玉说∶"吴瓯湘水绿花",则认为用湘江水煎茶也不差。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黄河之水,来自天上。浊者土色,澄之即净香味自发。"认为即使是混浊的黄河水,只要加以澄清处理,也能使茶汤香高味醇。

井水属地下水,悬浮物含量较少,透明度较高。但它又多为浅层地下水,特别是城市井水,易受污染危害,若用来沏茶,有损茶味。不过,若能取得清洁的活水井的水沏茶,仍可获得一杯佳茗。明代陆树声在《煎茶七类》中说"井取多汲者,汲多者水活",指的就是用活井水沏茶。其实,只要远离污染源的井水,用来沏茶都是可以的。明代焦站的《玉堂丛语》,清代窦光第、朱筠的《日下旧闻考》中都提到京城文华殿东庖井,水质清明甘冽,曾是明、清两代皇宫的饮用水源。

城市中的自来水大多含有较多的用来消毒的氯气,有些在自来水管中滞留较久的水还会有较多的铁质,用这种水沏茶会严重地损害茶的香味和色泽。当水中的铁离子含量超过万分之五时,就会使茶汤变成褐色;而氯化物与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发生作用,会使茶汤表面形成一层"锈油",喝起来有一种苦涩味。因此,用自来水沏茶,最好事先经过处理。方法是先将自来水盛在容器中存放一天,待氯气等散发后再煮沸沏茶;或者是采用净水器,将水净化、矿化。

此外,天然水可分硬水和软水两种。硬水指每千克水中钙、镁离子含量超过8mg的水;软水则不到8mg。用硬水泡茶,如果水的硬度太高,茶汤颜色会变暗,使茶失其本味,轻则毫无甘爽之味,重则又苦又涩,完全不能饮用,所以硬水不宜用来泡茶。大多数硬水中的钙、镁成分,在经过高温煮沸之后,能够分解沉淀,在容器内壁上形成水垢。水中的钙、镁离子大量减少,硬水也就变成了软水。这种硬水为暂时性硬水,大自然中的硬水大多数为暂时性硬水,因此只要将水煮沸,仍能用来泡茶。

软水是理想的泡茶用水,用这种水来泡茶,茶汤清澈明亮,香气高爽馥郁,滋味醇正甘冽。但是大自然中的软水只有雨水、露水、雪水等此类天落水。这种水本来就不多,再加上由于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程度日益严重,天落水也难得干净、纯洁如以前了,例如酸雨等情况。当然,蒸馏水也是软水,但收集获取十分不易,因而也不普遍。所以,人们日常生活普遍使用的沏茶用水还是硬水,如江水、河水、湖水、泉水、井水、溪水等。

云南技能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