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证书可分为: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操作(R1)”;原“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R2)”、“氧舱维护保养(R3)以及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员(A3)。

报考条件:
1、报考人要身体健康,且符合工作场合要求。
2、报考人具备有高中以上(含高中)的文化程度,并且经过专业培训具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和管理知识。
3、报考人年龄20周岁以上,男60周岁、女55周岁以下。
4、具有相应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
压力容器分类:
压力容器按安装方式可分为3类:
1、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是指能够快速装卸设备中物料或物件的一种大尺寸开启结构的能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
2、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气瓶充装活动是指利用专用充装设备,将贮存在固定压力容器中或气体发生装置中的压缩气体、液化气体和溶解气体充装到各类气瓶内的过程。
3、氧舱维护保养作业:对贮气罐、油水分离器、空气过滤器、空气冷凝器等,定期进行排污处理,保证压缩空气系统和供氧系统所规定的压力值及贮气量等。
压力容器操作是特种作业,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规定凡是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
报名资料:
1、身份证复印件1张。(可拍身份证正反面照片我们自行打印)
2、申请表2份。(学校提供)
3、白底2寸照片4张
4、初中及初中以上的毕业证复印件2张。
5、县级以上医院常规体检表1份,不需要抽血、不需要化验,只需要体检身高、体重、视力、听力、色变即可。就和我们报考驾校时体检一样。(1年以内都有效)

压力管道类别与级别
一、ANSI / ASME B31.3对输送流体的分类
美国国家标准ASME压力管道规范ANSI / ASME B31.3(以下简称 B31.3)根据被输送流体的性质和泄漏时造成的后果,将化工厂和炼油厂管道输送的流体分为D 类、M类和性质介于二者之间的第三类流体。
D类流体不易燃、无毒,并且在操作条件下对人类肌体无害;设计压力不超过150lbf/in2(1.05MPa);设设计温度在-20oF(-29℃)至366oF(186℃)之间。M类流体有剧毒,在输送过程中如有少量泄漏到环境中,被人吸入或接触人体时能造成严重的和难以治疗的伤害,即使迅速采取措施也无法挽救。流体类别确定后即可按ANSI / ASME B31.3的有关章节具体要求对该流体的管道进行设计、施工和检验。 1 中国石化关于《压力管道设计资格类别级别认可和安装单资格实施细则》,对压力管道的类别划分如下表所示。 | |
| | 1、有毒、可燃、易爆气体,设计压力p>1.6MPa |
2、有毒、可燃、易爆气体①,输送距离≥200km且DN≥300mm |
|
| 1、有毒、可燃、易爆气体,设计压力p≤1.6MPa |
|
|
| | |
| |
| | |
2、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液体③,且设计压力p≥4.0MPa |
3、可燃流体、有毒流体设计压力p≥4.0MPa且设计温度T≥400℃ |
|
| 1、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液体,且设计压力p<4.0MPa |
2、可燃流体、有毒流体p<4.0MPa、T≥400℃ |
3、非可燃流体、有毒流体p<10.0MPa且T≥400℃ |
|
①输送距离指产地、储存库、用户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管道的直接距离。②GB 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规定的。③GB 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 SH 3059——2001《石油化工管道设计器材选用通则》管道分级 | |
| |
2、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介质的丙烯腈、光气、二硫化碳和氟化氢介质管道; |
|
| |
2、毒性程度为高度危害介质管道(丙烯腈、光气、二硫化碳、氟化氢介质除外) |
3、甲类、乙类可燃气体和甲A类液化烃、甲B类、乙A类可燃液体介质管道 |
| |
|
| |
| 设计压力小于10.0MPa且设计温度高于或等于-29℃的无毒、非可燃介质管道 |
①毒性程度是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 5044)划分的。极度危害属于Ⅰ级,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0.1mg/m3;高度危害属于Ⅱ级,最高容许浓度0.1mg/m3。极度危害的介质如苯、氯乙烯、氯甲醚、氰化物等;高度危害的介质如二硫化碳、氯、丙烯腈、硫化氢、甲醛、氟化氢、一氢化碳等。详见GB 5044。②甲类、乙类可燃气体是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中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划分的。甲类系指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物和爆炸下限<10%(体);乙类是≥10%(体)。甲类可燃气体如乙炔、环氧乙烷、氢气合成气、硫化氢、乙烯、丙烯、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等。详见GB 50160。③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是根据GB 50160确定的,如下表。 | | | |
| | | 15℃时的蒸气压力>0.1MPa的烃类液体及其他类似的液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④混合物料应以其主导物料作为分级依据。⑤当操作温度超过其闪点的乙类液体,应视为甲B类液体;当操作温度超过其闪点的丙类液体,应视为乙A类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