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88147524
15288489748

昆明市矿山安全培训:如何使非煤矿山企业实现安全生产?

[日期:2023-06-28]   来源:云南技能考试网  作者:云南技能考试网   阅读:478次

在安全生产中,事故的发生通常与事故隐患密切相关。根据理论,事故隐患可分为三类: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上的缺陷。只有通过对事故隐患进行整改和消除,才能降低事故的发生几率。因此,加强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尤其是在“培训、投入、管理”三个方面下工夫,对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1. 狠抓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减少或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


企业必须全面涉及,不留死角地开展安全培训工作。不仅只需要针对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还需要给特殊工种和普通从业人员进行适当的安全培训。安全培训可以让安全管理人员了解其安全职责和如何确实负责安全生产制度;可以让特殊工种和普通从业人员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
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需要从“注重取证”向“增强技能”转变。各级培训机构和企业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和制度,淘汰安全素质低的从业人员,提高全员职工的安全意识、管理能力和操作技能,杜绝或减少违章行为的发生。目前,很多非煤矿山企业的普通从业人员都是农民工,整体素质不高。因此,企业还需大力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并建立完善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培训计划、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等,提高全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


2. 狠抓企业安全投入管理,减少或杜绝物的不安全状态。


企业必须给予必要的安全投入,为搞好安全生产提供物质保障。如果企业缺乏必要的安全投入,就有可能导致生产系统、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作业场所、安全设施等方面存在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而影响员工人身安全。为保证达到法定的现场安全生产条件,企业必须建立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制度,依法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完善生产系统、安全设施,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
一些企业已经将按规定投入提升到“按需投入”的新高度。这些企业走在安全管理的前沿,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了物的安全隐患,也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的几率。


3. 狠抓企业安全管理,消除管理上的缺陷。


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制度规范着人的行为、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制度越健全,发生事故的几率就越小。但制度健全并不代表万事大吉,重要的是制度的落实和执行。非煤矿山企业不仅需要建立各岗位、各工种的作业制度和作业标准,还需要建立有效制度,如监督机制等。在现阶段,多数作业人员的操作都只是凭个人意识决定,并没有建立必要的有效监督约束机制。
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企业各级领导干部需要树立责任意识,层层落实,强化责任主体,抓好安全工作。班组长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需要在监督和落实的过程中多提醒、多督促、多检查。管理人员必须切实负起班组长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主体责任,严把安全生产防线第一关,实现对现场的控制。
在落实责任制这一方面尤其需要注意,对于失职、渎职人员要敢于追究责任,采取一票否决制,不能姑息、迁就。此外,每一个隐患都需要及时处理,不能有丝毫疏忽,只有真正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制,才能抓好企业安全培训、安全投入、现场管理、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

综上所述,找出和解决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是提高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有效途径。只有切实加强“培训、投入、管理”工作,促进消除事故隐患,才能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因此,加强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特别是在三个方面下工夫,“培训、投入、管理”三项重点工作是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管理永远的主题。

云南技能考试